每天都要努力学习的洛

危险又迷人

三洛的读书笔记

每次看书想记下什么都不及时,在脑海里盘旋一会,权以为滋养了脑花有了烧烤的孜然香味,却不知过了那热气腾腾的一阵子就失去了色香味。近来受欧美电影影响,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年轻的三洛会为自己找好借口不去看外国文学呢:名字太长、文化差异、宗教信仰不理解……但现在的三洛不会了。

曾经《山音》《摆渡人》《岛》《情人》……都无法摆弄起我思绪的音弦,我不得解,问身边人,也都对外国文学持有同种评价,心下顿时安然,却不知这是泯然众人的第一步。后来我在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流连,痛苦,悯怀,很久不能回神。之后消停一段时间,开始借电影这种简便快捷的方式接收文艺作品灵魂,效果不一。但有一个共同效果就是激发了我对外国文化的探求心。于是我先从较近的亚洲入手,读日本民族性分析的作品《暧昧的日本人》,对暧昧这个词的印象终身深刻,获益匪浅,思考的方式也有所改观。

再后来我经历了对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的失望、对《低俗小说》的不解、对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震惊……
对外国文艺作品有了很大改观。

这一次的尝试很冒险,选了捷克作家米兰·昆德拉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和苏联作家肖洛霍夫《静静的顿河》作为挑战。前者讲灵与肉生与死的轻重哲学,后者讲一战到苏联内战历史背景下的乡村故事(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是许多巨著的共同点,喜欢,能把历史讲得平静,战争讲得平实)。《生》已经看完,这样的爱情很美,出轨不再有公众号脑残的批判,反而越发经典值得咀嚼。爱是身体和灵魂吗?真的爱是灵魂在先吧,是想到爱人就会心动,想到爱人的躯体就会冲动,想到爱人的灵魂就要高潮吧。我还要慢慢体会,这种高级格式的爱太难参悟了,美则美矣,对传统的爱情模式有些冲击。

《静》的文风好美,文笔好顺,每一章都像是散文,真的长,才读了一小点。它除了人名太长、背景不是很了解之外,我都能接受并且越读越喜欢。我喜欢作者的描写,从晒焦的芦苇到白胖的小腿肚。为了“折磨”自己,我在读《静》的同时也在看《长生殿》(洪升)。高中时看过牡丹亭,戏本的模式让我吃力,同理,长生殿也够磨人。不过在苏联与清朝的文化里穿梭,意趣横生。

今天最喜欢的一句摘自《静静的顿河》:

但是我爸爸有先见之明,早就死了。

我盯住这句话看了好久,心里笑着的。死人如果知道自己如果不死之后会遭遇伤痛、逮捕、审判……等一切活人不愿承受的痛苦,恐怕都会笑出声。

“幸好我有先见之明嘞!这是我这……上辈子做过最有先见之明的事!”

评论

热度(1)